报道,在久远的年代,搬家是一种动员百人的劳力活,你会看见数以百计的村民合力抬动一间房子,一步一步的移动,从一处到另一处。这种人力搬屋的文化,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智慧体现,它充份发挥睦邻精神,展现团结就是力量!
不过对现代人而言,这种“搬家”模式大家只听说,或者在旧照片和影片中见过,不曾目睹和经历。
日前,作为马来西亚吉兰丹土生华裔文物馆的百年老房,就进行了搬动,重现人力搬运房子的传统风俗。
尽管仅仅移动6公尺的位置,但却耗费了1天半的时间才完成。
这间百年老房坐落在丹那美拉市花园住宅区的万阿末路,面积是208平方公尺。
林永隆:出动挖泥车助力
为文物馆项目穿针引线的工艺大学教授林永隆说,百年高脚屋共有24个柱子,还没计算小支的柱子,每一支大支的柱子必须要有4个人一起搬动,至少需要整百人协助。
“原本预算一次过百人一起移动房子,但是人数分成两批,在迁移时会比较吃力,因此出动挖泥车助力。”他说,搬屋子的文化很有趣,这种文化以前有,只是现今生活难以看见。其实这样的文化是非常好的,可以紧密社区联系,凝聚甘榜人的力量和心,这种精神值得传承。
建筑结构较复杂
另外,他指出,叶英明老先生的旧居,是非常特殊及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种建筑在20年代的马来亚非常流行,只有有钱人才有能力建筑,因为它的结构比较复杂,看起来很现代感。因此,这间房子也彰显了叶老当时的社会地位。
他说,当时,这种款式的房子作为华人传统房子是相常少见的,因为必须聘请有名的马来工匠来兴建。“它是从传统进化成现代的一种过渡期建筑风格的房子。由于家具文化的引入,因为要摆放家具,所这种房子比早期的传统房子的屋身比例更高。”
黄国华:第一次接触人力搬屋
促成这次人力“搬屋”计划者,除了有一班来自各地的吉兰丹土生华裔协会会员献力,其幕后功臣更少不了策划及探索这次搬运技术的退休建筑工,即现年67岁的黄国华。
黄国华本身从末接触过这种人力搬家或移动房子的工作,他也是经过一番摸索和构思,才决定在屋子下方的柱子四周架上木条,再使用圆形铁管的滚动原理,对房子进行人力移动。
黄国华利用了5天的时间,和数位马来工匠完成有关架设,总执行工匠是61岁的仄依布拉欣。“我也是第一次接触,以前从来也没有学习过这些技术,即然要移动,唯有想办法咯。”
来自:大众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