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涉及783户共2331人的一次历史性迁移在泰安市东平县耿山口社区画上完美句点。
九曲黄河,汹涌澎湃的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同时也以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给流经地域百姓带来无尽灾难。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耿山口村就是其中之一。低洼住地、恶劣蓄洪区,大多数耿山口村群众一辈子都在重复“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苦涩生活。
两年前,耿山口村被纳入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试点,政府成立整体脱贫专项工作队进驻东平,耿山口村安居之路浩然铺开……
10月15日凌晨4点,天还未亮,黄河滩区雾气正浓,泥泞的小道上排满了贴着“喜”字的各色车辆。随着暗色天空中绽出绚丽的烟花,一时间唢呐齐鸣,鞭炮锣鼓声震天。这天,耿山口村村民将完成最后的搬迁工作,彻底摆脱洪涝灾害的困扰。
而8公里之外的耿山口村新社区也在忙碌着。舞龙舞狮、群体腰鼓一齐上阵,大门口、路上也已围得满满当当。这一天似乎苏醒的特别早,也许他们一夜未眠。
28栋砖红色洋房均装有电梯。中央空调、天然气、热水设施一应俱全。之后,还将陆续配套养老院、幼儿园、卫生所、公园等服务设施,这里就是黄河滩区耿山口村民们的新家。
一路上,大众网记者看到无数欢欣的笑脸。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边的耿山口村民,对于乔迁新居又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各有故事……
“在河边住怕了!”这是在采访中,大众网记者问到为什么想搬家时,听到最多的回答。75岁的村民耿忠英,曾历经三次大型洪涝灾害,自家房屋4次重建3次翻修共7次修盖。
领记者重踏老屋旧址的耿忠英感慨万千:“第一次发大水的时候我才20来岁,全村人都往山上跑,后来我们�水回家,看到那屋全给泡塌了,那种感觉真是挺心酸的。”甚至,有一年,五六个人一艘船去收庄稼,遇上发洪涝船沉,无人生还。
洪涝给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生存的威胁,更是一种贫穷的“死循环”。耿山口村村民多以务农为生,由于洪水常常光顾,作物有时一年只有一次收成,利润极少。加上多次重建修缮房屋,几乎一辈子的辛苦都用来盖房子了。
当记者跟随耿忠英到达新居时,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境况。液晶大彩电、热带鱼缸,一派简洁大方的中式装修。身着中山装的耿忠英笑容满面,对大众网记者说,“怎么样?我们村支书也来我家看过,说装的算平均一流的水平吧!”语气之中满是得意。
谈及入住新家的感受,耿忠英直言:“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以前可做梦也想不到!这真得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习主席,咱国家富强了,老百姓也跟着过上好日子了。现在啥也不想了,因为这就叫‘安度晚年’了吧!”
来自:大众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