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青年创新创业需要什么?昨天,第15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系列活动的相关高端论坛上,来自企业界、投资界以及管理学界的各方专家,给出特别的答案。
说起创新必需,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镇璐先提起一个有些陌生的词“工程师文化”。在他看来,成功的创新团队中,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应用,还是商业模式的开发,都离不开这一特质。“如果工程师的进阶分为5层,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字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镇教授说,最底层的工程师,可以独立完成设计制造任务;第四层,可以从概念出发直到产品呈现,引导一次创造的全生命周期;再往上数,则是将这种创造过程做到全行业最优;到了第二层,工程师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活方式,苹果个人电脑的设计者和开创互联网的人就在此列。工程师之路没有尽头,在第一层,最优秀的工程师如爱迪生、特斯拉等,可以开创全新的行业和时代。
“工程师文化”并不是要人人都去当工程师,而是注重将理工科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和思维中,鼓励生发将思考和知识付诸实践的勇气。业内专家指出,曾经的创新创业过程中,无论是孵化机构还是创业者个人,往往更多将目光着眼于技术和市场,限于“器物”,而忽略了文化这一无形的推动力和环境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在互联网创业非常火爆的中国,一场浩荡的“搬家行动”正在进行。用火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章苏阳的话来说,洗车服务,可以搬到线上,手指轻点,就上门洗车;修指甲按摩,可以搬到线上,仿佛什么只要加上“线上”二字,再烧点钱提升一下价格竞争力,就可以成为一次“成功创业”。
章苏阳认为,把线下的东西移到线上做,这一创业模式曾经火爆,但当泡沫散去,什么才是真正适合线上的?怎样把握好实体与虚拟的界限?是所有希望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的年轻人首先应该思考的。他以创办“饿了么”的上海交大学生张旭豪为例。表面来看,他也是一次“搬家”,把普通的外卖服务融入互联网,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个案例中,当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食品“刚需”、掌握广阔市场端而拥有的面向服务供给方的强大议价能力,以及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培养起来的购买付费服务的消费习惯等,才是其成功的必然因素。若简单将“互联网+”理解为在创业过程中“+互联网”,无异于盲人摸象。找准市场核心和自身竞争力,才是关键所在。
来自:广州大众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