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日,记者从全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暨乡村旅游扶贫现场会上获悉,通过扶贫政策的倾斜、资金的打捆使用等措施,我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全面提速。截至8月底,我市已安排下达市以上资金8.5亿元,下达搬迁任务13万人,525个集中安置点在建,已完成搬迁人口5.2万人。
差异化补助,贫困户真正搬下山
“这套200多平方米的房屋,我自己实际只出了5万元。”16日,在城口县岚天乡大洪坝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说起自家的新房,村民李成林很是兴奋。他告诉记者,新房大概要15万元,但他是一名建卡贫困户,因此,除了“地票”8万元的补助外,他还得了县里2000元特困户补助,以及减免的土地使用费等,算下来,他只拿了5万元就住上了满意的新房。
“全市像李成林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市扶贫办一负责人介绍,在全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过程中,各地都紧紧围绕“搬穷”和“帮穷”的目标,实施了差异化补助政策。比如有的区县在落实市级每人8000元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低保户、特困户1000-2000元的补助;国土部门减免了搬迁户的建房土地使用费,市扶贫办对贫困搬迁户建房和发展产业给予5%的小额贷款贴息;实施对口帮扶等,这些政策措施都较好地扭转了穷困家庭搬不起、参与难的问题,真正使贫困群众也能搬下山了。
目前,全市生态扶贫搬迁覆盖的人群中,建卡贫困户所占比例就达到了30%。
配套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这里有学校、有广场,水电气一应俱全,”在城口县高观镇,依托原有集镇,一座崭新的高山生态移民新村正在拔地而起。村民陈红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自己即将入住的新家。
“大力改善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实施搬迁的主要目标之一。”市发改委一负责人说,在扶贫搬迁中,除了房屋的建设外,对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创业就业,各地在规划时都给予了充分考虑,在建设时也安排了专门资金。以岚天乡大洪坝为例,用于配套建设的资金,每户平均达到6万元,全部由政府打捆相关资金建设,免费向村民提供。
可以说,如今所有在建的525个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都在同步建设和完善中,目前,已住进生态扶贫搬迁新村的5.2万农户,都享受到了更多的公共资源,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来自:广州搬厂